(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文 / 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马敬泽
8月2日,由中物联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十二期“供应链大讲堂”在线上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企业采购供应链数字化成熟度模型》课题组组长、中物联公共采购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志刚,从《企业采购供应链数字化成熟度模型》团体标准的设计逻辑、基本目标、主要内容、实际路径等方面进行讲解,帮助企业理清采购供应链数字化目标、思路和内容,助力企业高效推进采购供应链数字化。
为什么要建立采购供应链数字化成熟度模型?王志刚表示,数字化是我国采购供应链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采购供应链数字化经历了线下人工、信息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的过程,并在十三五、十四五时期迅速发展。2022年,全国采购市场总规模达172万亿元,而数字化采购在其中占14.32万亿元,渗透率正在向10%迈进。同时,超四成的国央企拥有超过50%的数字化采购比例,影响和带动各类型企业推进供应链数字化,使我国的数字供应链进入创新建设的阶段。
不过,我国采购供应链数字化依然面临着发展不均衡的状况,一些企业已经很好的实现了采购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一些企业正在走向集成化,还有一些企业在采购供应链数字化上才刚刚起步,甚至没有起步。如何指导全面评价企业采购供应链数字化水平,明确企业的采购数字化程度和发展阶段,更好的帮助企业进行采购供应链数字化建设,就成为业内共同关注的话题。
在7月12日举办的“第四届国有企业数智化采购与智慧供应链论坛”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企业采购供应链数字化成熟度模型》团体标准,并于7月15日开始实施。该团体标准为企业衡量自身采购供应链数字化水平提供了一把“尺子”,填补了我国企业采购供应链数字化成熟度“无法评价、无尺可量”的空白。
“采购供应链数字化成熟度模型的建立,能够帮助企业准确衡量其采购与供应链数字化水平,明确企业采购数字化程度和发展阶段,发现、定位企业采购供应链数字化优势与短板,并明确企业未来优化提升数字化能力的建设方向。”王志刚说。
针对《企业采购供应链数字化成熟度模型》团体标准的内容,王志刚介绍,采购供应链数字化成熟度模型从数字化战略、数字化能力建设、业务数字化场景应用、数字化成效与贡献四个维度,设置了134个明细指标,将企业采购供应链数字化成熟度分为初始级(PSC-DMM)、应用级(PSC-DMMⅡ)、集成互联级(PSC-DMMⅢ)、协同智能级(PSC-DMM IV)、生态智慧级(PSC-DMM V)5个等级。
而在企业评估方面,PSC-DMM评估具有5个流程:第一步是编制采购供应链数字化成熟度评估计划书。包括评估对象、评估原则、时间安排、职责分工、程序步骤等;第二步是组建评估小组。评估小组应由不少于3人的单数成员组成,至少应包括采购供应链管理专业人员、采购业务专家、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第三步是评估小组按评估计划书和PSC-DMM收集材料数据或进入相关信息系统验证系统能力;第四步是评估小组对收集到的材料数据或系统能力进行评估打分,计算企业PSC-DMM评估总得分;第五步是出具评估报告。内容应包括企业采购供应链数字化成熟度等级、问题分析改进建议。同时,企业在自评时,宜邀请熟悉采购供应链管理及采购供应链数字化的外部专家参加。
王志刚还对企业如何建立采购供应链数字化进行讲解,他表示,采购供应链数字化的实现依赖于3大要素的驱动,一是具备相应的企业数字化战略作为整体指引;二是采用数字化技术来提升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并排除内外部风险,形成明确的数字化应用方向;三是要掌握完整的数字化技术能力,为企业采购供应链数字化战略及应用的落地提供支撑作用。
此外,企业构建采购供应链数字化也需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企业要建立起有效的数据管理体系,提升对数据的重视与利用程度;第二阶段,企业要实现运营数字化,包括需求管理、供应资源和采购三个方面;第三阶段,企业要制定良好的供应链计划,建立计划模型、开展预测分析和物流跟踪;第四阶段,企业要实现供应链决策的优化。“企业实现采购供应链数字化必须要这四个阶段,任何一个阶段都不可逾越,而数据管理作为采购供应链数据驱动和预测决策的根本基础,更要得到企业的重视。”王志刚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