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湖湾科创带支撑世界级创新湖区建设,科技创新是“灵魂”、产业发展是“筋骨”。8月29日,无锡市滨湖区院所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重磅推出《滨湖区院所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3-2025年)》,鼓励院所创新、支持企业壮大、推动产业发展,探索“校院企地”互信共荣、合力同辉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加快塑造具有滨湖辨识度的“现象级”院所经济,为无锡乃至江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力量。
(相关资料图)
集聚“最强大脑”,激荡湖湾创新强动能
新一轮科技革命叠加产业变革,科技现代化和产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催生出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大量新领域新赛道,迫切需要向科技要动力、向创新要效益。
作为太湖湾的科创“核心腹地”,滨湖区内集聚了2所“双一流”高校、12家省部属科研院所、7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众多高层次创新平台,这些丰富且高度集聚的科教创新资源放眼全国也不多见。
使命所系、责任所在。滨湖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全力推进重大科创平台建设,全力支持驻区大院大所、高企高校加速突破共性关键技术。“九天揽月”的神舟号飞船,“大洋探底”的奋斗者号深潜器,问鼎全球超级计算机榜首的“神威·太湖之光”,多项大国重器都烙上了“滨湖印记”。
截至目前,驻区大院大所累计获得2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及国家技术发明奖,建成深海载人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道路交通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9个国家级创新平台,8个省级以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3个新型研发机构,在计算机系统、船舶动力、航空电子、食品科学、智能交通等领域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是名副其实的科技自立自强“先行者”和“排头兵”。
“大院大所是滨湖当之无愧的经济发展‘生力军’,企业培育‘加速器’。”滨湖区委书记孙海东介绍,去年该区院所经济营收超百亿元,税收超4亿元,今年上半年税收同比增长143%,已接近去年全年总额;驻区高校院所与区内企业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超千个,累计交易额近亿元,孵化培育企业超百家。
“最强大脑”高度集聚、创新资源加快汇聚、创新生态院所经济的贡献度、标识度、融合度不断提升,让这片美丽湖湾拥有更可期的未来。
打造“滨湖样板”,彰显“山水科创”辨识度
如何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科教资源禀赋,打造院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滨湖样板”,齐心协力为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作出更大贡献?
会上发布的《滨湖区院所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3-2025 年)》,明确了打造“现象级”院所经济的总体战略定位:到2025年院所经济能级跃升,新增高校院所50亿元以上重大投资项目1个,10亿元重大投资项目3个以上,引进或孵化产业化项目50个以上,院所经济入库税收超8亿元,对地方贡献年均增长率达25%;关联企业加速集聚,新落地院所总部型企业或子公司3家以上,新增院所关联上市企业3家,培育院所关联上市后备企业不少于6家;平台建设量质齐升,新增新型研发机构或重大科研设施3家以上,建设创新联合体、人才攻关联合体3家以上;成果转化速效并重,新增科技成果转化基金3支以上,新发布专利、技术成果、技术需求300条,新增技术转移机构3家、技术经纪人45名,技术合同年成交额达105亿元。
近年来,滨湖区积极推动院校合作、院企合作、校企合作,为产业链上下游有优势的专精特新企业和有关重点学科的高校院所“牵线搭桥”,打造高水平创新联合体,持续激发创新“裂变效应”。
本次大会上,江苏省高算力芯片设计创新联合体、太湖实验室海洋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同步揭牌。由中科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牵头的“江苏省高算力芯片设计创新联合体”成功入围2022年省创新联合体备案试点。该“创新联合体”聚焦高算力芯片设计及异构集成领域,将通过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攻克集成电路产业“卡脖子”难题,有效提升国产高性能芯片领域自主可控能力。太湖实验室海洋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由山水城和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合力打造,将围绕“海洋装备技术”产业链开展“双招双引”,为滨湖相关产业发展抢占新赛道、培育新动能。“深海装备协同创新中心主要是利用太湖实验室在国家深海战略方面领先的优势,利用深海装装备方面的国家重大项目产生的技术成果做产业化转化,带动整个滨湖区在无锡市发展的产业基础。”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所长何春荣介绍。
“在滨湖,每一个科研院所都精准挂钩地方相关产业的关键链条,为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提供了强大动能。”滨湖区科技局局长杨振清说。近年来,滨湖驻区高校院所与区内企业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超1000个,累计交易额近亿元,孵化培育企业超百家。
“创新联合体”建设稳步推进,“湖湾院所联盟”持续扩容。当天,滨湖区“湖湾院所联盟”迎来6位新朋友——复旦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联盟自2021年成立以来,成员单位已达29家,在聚焦区域协同创新、联合科研攻关以及探索合作模式的“最大公约数”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营造“最优生态”,提升“创新生态”舒适度
土地、人才、配套“创新为先”,政策服务“纵向直达”,产需对接“横向直通”......推动院所经济领先领跑,滨湖把高校院所当作“自家人”,着力构建与“产业链、技术链”相匹配的“创新生态链”,提升发展“舒适度”。
会上,2022年度市“太湖人才计划”科研院所创新领军人才获得授牌,一批高校院所高层次人才获得“滨湖人才卡”,一批人才公寓正式交付,一系列贴心的举措有效解决了人才后顾之忧。
近年来,滨湖不断迭代升级“滨湖之光”人才政策,扩大滨湖人才卡发放范围和服务功能,深入实施“吾+”人才安居工程,优化细化人才医疗、个税减免、子女教育等配套政策,进一步提升人才归属感、荣誉感。截至目前,我区各类院所、平台拥有专业技术人员近8000人,高级职称人员超2000人,入选省“双创人才”4人、“双创博士”64人、“333人才工程”4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7名,为突破“卡脖子”难题,抢占“新蓝海”机遇,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形成了滨湖产业强区、科创兴区的核心竞争力,打响了绝美山水配高端人才的“创新湖湾”品牌。
滨湖区还持续优化太湖湾科创带金融创投政策,该区设立各类合作基金22个、总规模达110亿元。依托区创投联盟,探索实施“一院所一集群一基金”模式,并持续加大“锡科贷”“苏科贷”等金融产品投放额度,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创新无界,知识有价。以“湖湾知识产权院所保护联盟”为牵引,滨湖深化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研发成果加快转化为知识产权,为高校院所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主动作为、靠前服务。”滨湖区委书记孙海东表示,滨湖区将进一步完善“企业出题、院所出智、协同破题”的创新机制,畅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高速路”,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和从“1”到“N”的转化,全力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提速增效,加快打造“人才荟萃、创新涌动、产业兴盛”的“靓丽太湖湾、活力科创带”。(江苏广电无锡中心站/路明杰 编辑/玉洁)
关键词: